各位读者:
新学期开始了,为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,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,由图书馆联合团委共同举办的“青图讲堂”活动再次开讲啦!
阔别已久,甚是想念。此次,我们将以明清时期朝鲜使臣的“燕行录”为文献基础,去探究大美山东在域外文献中的形象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清时期朝鲜使臣眼中的山东吧!
一、第十期主题:朝鲜使臣的山东印象——以明清时期的“燕行录”为中心
二、主讲人:李波
三、讲座时间:2021年3月18日15:00—16:30
四、讲座地点:图书馆五楼东厅(工具书特藏阅览厅)
五、主讲人简介:
李波,1990年生,南开大学博士毕业,现任职于文化传播学院,讲师。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赴韩国高丽大学公派留学一年,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中朝文人交流、域外汉籍整理等,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项,国家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一项,发表学术论文、会议论文数篇。
六、主讲内容:
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,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。明清时期,中国与朝鲜保持着典型的宗藩关系,中朝使团往来频繁。朝鲜使臣出使中国的贡道有陆路和海路两种,其中海上贡道途经山东半岛,并多开通于明初、明末和晚清时期。“燕行录”作为朝鲜使臣或随行人员的见闻录,多以日记体形式写就,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朝鲜使臣途经山东时所见的自然、人文景观,是我们反观自身的“第三只眼”。本讲座以明清时期朝鲜使臣的“燕行录”为文献基础,力图较为真实地还原山东在域外文献中的形象。
七、推荐书目:
1.陈尚胜:朝鲜王朝(1392-1910)对华观的演变:《朝天录》和《燕行录》初探[M].济南:山东大学出版社,1999.
2.(韩)林基中.燕行录全集[M].首尔:东国大学出版社,2001.
3.邱瑞中.燕行录研究[M].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.
4.张伯伟.域外汉籍研究入门[M].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2.
5.葛兆光.想象异域 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[M].北京:中华书局, 2014.
6.陈爱强,刘晓东.明末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研究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9.
八、参与方式:
通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企业微信找到“第二课堂”界面→文艺体育活动→青图讲堂进行报名
“青图讲堂”已纳入第二课堂管理,听讲座得积分,可用积分兑学分哦!还等什么,快快报名听讲座吧!
图书馆
2021年3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