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欢迎您!
图书馆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书香润初心 阅行树典范——第二十届读书月“山青阅行典范”
作者:薛晶编辑:牟森 复审:牟元钧 终审:鲁鹏 发布时间:2025-04-21


近日,第二十届读书月"山青阅行典范"评选结果正式揭晓,12名品学兼优的学子脱颖而出。他们既是图书馆的常客,在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养分;又是学业赛道的领跑者,以优异成绩斩获国家奖学金、省级优秀学生、校级奖学金等多项荣誉。“阅”的积淀,“行”的实践,他们生动诠释了"阅读力即是成长力"的青春内涵。

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孙乙斐

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 2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十届学生会综合事务部部长,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2班学习委员,曾获山东省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三等奖、“外研社•国才杯”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校级一等奖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习标兵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在阅读之路上,我是个孜孜不倦的追光者。

阅读于我,恰似一场盛大的知识盛宴。翻开书籍,那些经典理论仿若古老智慧的呢喃,让我初窥治理的精妙;前沿研究则如时代跃动的音符,引领我洞察当下趋势。每一本书,都是一座知识的富矿,虽我挖掘所得有限,却也收获满满。

它更是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。阅读如同开启一扇扇窗,让我从自我的小天地走出,得以拥抱多元世界。书中文字,有的如春风化雨,润泽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;有的似激昂战歌,唤起我内心的责任担当。当面对学业的难题、生活的波折,书中那些坚韧不拔的故事、智慧闪光的语句,总能给予我力量,使我鼓起勇气,继续前行。

阅读,默默塑造着我的精神世界,推动我不断进步。我期待以自身经历,鼓励更多同学踏上阅读之旅,在书的浩瀚海洋中,共同探寻更好的自己,为山青校园增添一抹阅读之光。

读推荐:

《我的阿勒泰》《百年孤独》

经济管理学院 闫慧敏

2021级经济学(互联网与金融产品方向)专业1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经济管理学院第八届学生组织资助部部长,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,多次获得校级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,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,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。阅读不是要让我们双脚离开大地,不是鼓励我们远离生活,恰恰相反,它是要让我们即便遭遇困难,依然能够勇毅前行,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,依然能够笑迎挑战。大一、大二期间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一些,我经常去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,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。在我心中,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,书籍也能为我打开一扇扇窗,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这种视野的拓展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,也能够激发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。

阅读给我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,而是希望和力量,是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通过阅读,我相信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也能在心灵的深处体会到无尽的情感和智慧的滋养。所以,让我们拥抱阅读,让书籍成为我们人生中最亲密的伙伴,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感受。

读推荐

《活着》《云边有个小卖部》

信息工程学院 李冉

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移动互联方向)专业1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、2022-2023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,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人工智能协会副会长、数学建模协会副会长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在漫漫成长路途中,阅读恰似熠熠星辰,照亮我前行的方向,赋予我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
每一本好书,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读专业书籍时,我仿佛进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奇妙殿堂。从编程语言的精妙逻辑,到移动互联的创新架构,它们为我打开了专业知识的宝库,让我在学业上不断突破,在各类竞赛和项目中更具优势。而文学作品则似潺潺溪流,润泽我的心灵。读经典名著,我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悲欢离合,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美好,从而学会理解他人,珍视生活中的点滴温暖。

阅读,是塑造我灵魂的工匠。它让我在面对问题时,能够像剥茧抽丝般深入思考,从多个维度剖析。曾经在组织社团活动遇到难题时,阅读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,帮助我打破常规,找到新颖的解决方案,让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

那些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时光,那些在深夜与书相伴的日子,阅读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。它是我困境中的慰藉,迷茫时的指引,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自信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理想。

读推荐:

《平凡的世界》《时间简史》

会计学院 李淑洁

2021级财务管理(财务信息化方向)专业2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,会计学院第九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2021级财务管理(财务信息化方向)专业2班宣传委员及法制宣传委员,连续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荣誉。

阅读与成长:

书里人生,人生书中。与书为伴,从童话到哲学,从武侠到科幻,每一页都是成长的年轮。

小学时总被那些五彩斑斓的童话故事封面吸引,《格林童话》、《皮皮鲁和鲁西西》、《伊索寓言》都为我的童年镀上一层金边,为我带来最纯粹的阅读体验;初中最迷的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,第一次翻开《红豺》时那些跃然纸上的动物形象在我心中种下了对生命最初的敬畏,他笔下那只为养大仇人幼崽而挣扎的母豺,让我明白爱的复杂性,最后豺妈妈选择与猎人同归于尽时,理性的我也被感动得稀里哗啦;十八岁时收到《亲爱的安德烈》,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信里,藏着所有青春期孩子想说却不会表达的心事,那些跨越洲际的家书,让困在升学压力中的我看见了世界的辽阔;我很庆幸大学时我翻开了《平凡的世界》,成为了我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图腾。在备考学不下去的时候,我总会想起孙少平在矿井里就着煤油灯读书的画面,这个和我同龄的年轻人,在比我艰苦百倍的环境里,依然用皲裂的手指虔诚地翻动书页,而我坐在明亮的自习室里,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......于是投入到更加努力的学习中去。

阅读像一位沉默的老友,陪我度过美好的童年,走过躁动的青春,熬过迷茫的毕业季,它让一个普通人活出了好几辈子的容量,在有限的生命里,尝遍了万千种人生的滋味。

好书推荐: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明天也是小春日和》

文化传播学院 姚心茹

2021级广播电视学(新媒体与影像传播方向)专业1班

2021-2023连续两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、2022-2023学年度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,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,文化传播学院第二十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、大学生兼职团组织副书记,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 “三好学生”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“阅读的目的,不在于你取得多少成就,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,陷入泥潭时,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。”阅读贯穿我的成长,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我的价值观,丰富着我的精神世界。于我而言,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贴心的朋友,用温暖的文字陪伴我度过黑暗时刻。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,我们不免时常会感到无助和彷徨,但在书中我可以找到答案。罗翔老师在《法治的细节》中说过:“请你务必,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不竭,千次万次,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人间水火。”我很喜欢这句话,支撑着我度过了整个考研过程。

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们常常难以找到片刻的安宁。但,当我们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时,外面的喧嚣似乎暂时消失了。我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去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,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这种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的感觉,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安慰。未来的日子,我也将与书相伴,继续在阅读中汲取养分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读推荐:
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《活着》《红楼梦》

外国语学院 宋乐言

2022级朝鲜语专业 1班

山东青年政治学院“校长奖学金”获得者,济南市优秀志愿者,外国语学院第二十二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2022级朝鲜语专业 1班组宣委员,曾获得山东省科技翻译大赛三等奖,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,多次获得校级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志愿服务先进个人”等荣誉。

见成长:

当阳光透过窗户时,光晕总与书页构成静谧的三角。那些与文字相伴的时光,像无声的春雨,在青春的土地上浸润出意想不到的根系,滋润我的成长。

书籍对我来说,是思维的拓荒。在繁杂的信息时代中,书籍教会我向下扎根。每当我静下心来在书中学习知识、找寻自我之时,每当我在书中与作者进行灵魂碰触之时,我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维度,而是逐渐成长为立体的架构。我学会了从历史的角度反思当下,从文学作品的人性洞察中更好地理解社会与自我,对人生的思考也渐渐从单薄的观点成长为立体的维度。

书籍对我来说,是温暖的港湾。透过书中的故事,我可以触摸到世界的褶皱与温度。不仅有战火中挣扎的勇气,还有市井里蒸腾的烟火,都在文字中化作可感的心跳,让我在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中,感受文字的力量。

书籍对我来说,更是一盏盏明灯。当现实中的困境如迷雾笼罩之时,书籍宛如一盏盏高悬的明灯,散发着柔和而坚定的光芒,穿透层层迷雾,照亮我们脚下的道路,引领我们走向智慧与希望的彼岸。通过书籍,我明白了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规避暗礁,而在于学会在风浪中校准航向。这种精神滋养,让我在学习生活中遇阻时学会转念,拥有直面困境的勇气。

合上书页时,窗外的星光总会与纸上的文字重叠。也许,在读书的过程中,保尔教会了我脚踏实地耕耘,杨飞让我看见了裂缝中的光芒,三毛赠予了我化腐朽为神奇的勇气。这些藏在书里的朋友,早已悄悄把他们的力量,编织进了我生命的经纬里。我愈发懂得:那些被文字点亮的时刻,终将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。

“悦”读推荐:

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《第七天》《撒哈拉的故事》

现代服务管理学院 刘振雪

2022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2班

山东省优秀学生,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第六届学生会副主席,2022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2班团支部书记,曾获“新思想引领新征程•新青年建功新时代”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国家级三等奖、山东省互联网+康养旅游大赛二等奖、山东省大学生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优秀实践个人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书页翻开,世界的缝隙随之展开,每一行文字都是一道通往未知的门,引领我们在他人的故事里,寻找自己的影子。

读《文化苦旅》,余秋雨先生带我游历莫高窟、庐山、都江堰等古迹。透过文字,我看到莫高窟历经千年风沙的沧桑,感受到都江堰中古人的超凡智慧。那些沉淀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与人文思想,透过文字鲜活地展现在我眼前,让我意识到文化并非是冰冷的文字记载,而是有温度、有生命力的存在。

翻开《品中国文人》,我步入历史的文人长廊。苏轼一生宦海浮沉,却能在黄州赤壁吟出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。他的乐观豁达深深感染了我,让我面对生活挫折时不再轻易灰心,懂得把困境当作成长的机遇。这些文人,以他们的人生经历为墨,在历史的书页上书写下深刻的篇章,也为我点亮了一盏心灯,让我在探寻自我的道路上,愈发坚定,学会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,在困境面前拥有豁达的胸怀。

书已读完,思绪却仍在文字里流连。阅读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发现,带着书中的感悟,我们将更勇敢地奔赴真实世界。

“悦”读推荐:

《文化苦旅》《品中国文人》《暮天归思》

舞蹈学院 张宇航

2021级舞蹈表演本科三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,舞蹈学院第二十七届学生会主席,先后获得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校长奖学金、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,多次参加舞剧《乳娘》、《挑山》《唢呐》等大型演出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读书给予我的不仅是方法论,更是重塑认知维度的力量。喜欢阅读前的我也是较为迷茫,面对大学这个偌大的舞台无从下手,漫无目的。爱上阅读后让我思维变得开广,格局变得远大,让我明确当代大学生就是要胸怀壮志,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这四年大舞台上。

在这个信息碎片的时代,静心阅读、培养思考力是我们对抗浮躁的秘密武器。它引领我厘清舞蹈动作背后的逻辑,帮助我每个跳跃都带着情感的温度,教会我用历史的厚重感调和现代舞的锋芒,激励我在练功房累到颤抖时,用毅力和智慧把疼痛熬成糖。文字是无声的舞蹈老师,教会我们用大脑的韧性滋养身体的柔韧——当思想在书页间扎根,舞台便成了会呼吸的土壤,每个转身都能长出新的可能。

此刻的荣誉属于每个在聚光灯下与我共同成长的伙伴,属于无数在书页间探寻真理的先贤,愿我们永远保持与文字对话的虔诚,让书籍成为照亮青春、滋养灵魂的永恒光源。

悦”读推荐:

《毛泽东传》《世界通史》《红星照耀中国》

设计艺术学院 史昊洋

2023级产品设计专业1班

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,校级优秀学生干部,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会学风建设部部长,2023级产品设计专业1班班长,曾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校级一等奖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我始终相信阅读是打开艺术世界的密钥。在设计艺术学院的两年,书页间的油墨香与工作室的松节油气息交织,构建起我认知世界的双螺旋。

在《艺术的故事》里,贡布里希用六万字梳理人类审美流变时,我读懂了"设计没有标准答案"的真谛。当面对课程作业的创意瓶颈,正是包豪斯设计年鉴中的结构主义理念,教会我如何将理性思维注入感性创作。这些跨时空的对话,让我在国潮文创设计大赛中,成功将北宋《千里江山图》的青绿山水解构成现代视觉符号。

阅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增量,更是思维维度的跃迁。研究服务设计理论时,《设计心理学》颠覆了我对用户体验的认知,促使我们在学风建设活动中引入"用户旅程图",让考研经验分享会参与率提40%。这种思维迁移能力,让我在统筹毕业设计展时,能精准把握观众的情感触点。

深夜翻阅安藤忠雄自传,建筑大师在混凝土墙前沉思的身影,给予我直面挑战的勇气。当组织全院读书分享会遭遇参与度危机,正是这些文字中的坚持精神,支撑我创新推出"设计书单盲盒",让古典艺术论著以趣味形式走进同学书桌。

每一本被翻阅的书籍都是成长的阶梯,它们教会我:真正的艺术创作从不是闭门造车,而是站在思想巨人的肩头眺望远方。这份认知,将永远指引我在艺术设计与学风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。

“悦”读推荐:

《设计中的设计》《艺术的故事》《设计心理学》

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栩嘉

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,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副班长,曾荣获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首届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优秀奖、学校第一届“青年杯”辩论赛“最佳辩手”称号,多次获得校级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“在阅读中生活,在阅读中思考,在阅读中实践”一直是我个人认为正确的读书态度。“在阅读中生活”是要先对阅读“祛魅”,不可将其视为与只在学习和课堂上才需要的东西,而是应将其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习惯。“在阅读中思考”是要学会在接受的基础上加工,不能仅仅是囫囵吞枣般的摄入不同的看法和观点,或者浅尝辄止般的对其进行思考后就停止,我们应该将书中不同的内容相结合,形成自己的见解。“在阅读中实践”则是阅读的最终目的,就应该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,不仅仅“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”,更重要的是“去改造世界”,将自己的所学所读转化为实践,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。

阅读也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万不可认为读完一本书没有什么大的收获和提升,就认为阅读没用而去放弃。就像竹篮打水固然一场空,但竹篮会越来越干净;吃一顿饭不能让我们瞬间强壮,但它已经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营养。我们应明白,所有我们曾经阅读过的都会不知不觉的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谈吐。就像高台起于累土,点滴会就江河。

“悦”读推荐:

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《会饮篇》《裴洞篇》

体育学院 王正栋

2022级休闲体育专业1班

2022-2024连续两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体育学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2022级休闲体育专业1班班长,曾获“身体丽行”山东省体操系列大赛一等奖、山东省“我与党的二十大”课程思政短视频比赛“三等奖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等荣誉,多次在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成长的路上,真正的热爱并非是一时的冲动,而是在面对疲惫和挑战时,仍有坚持不懈、咬牙坚持的信念。选择体育专业,是源于我对运动的深厚热爱。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,枯燥和疲惫也曾让我产生过动摇,每当这时,我总会翻开《科比自传》和《冠军思维》,那些在文字中跃动的运动精神如同暗夜火炬,让我在想要放弃的时候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动力。

在长时间训练的挑战面前,是不断地学习,通过知识学会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,注重体能的恢复以及技术细节的打磨。训练间隙,我坚持阅读,在《运动改造大脑》中领悟神经科学与体育训练的深度关联,从《刻意练习》里获得突破瓶颈的方法论。体育不仅仅是体能的较量,它更是智慧的比拼。只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,才能走得更远,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
在成长的道路上,没有捷径可走,唯有脚踏实地,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。我始终相信,书籍是随身携带的成长阶梯,从《体育史纲》中汲取千年运动文明的力量,在《运动营养学》里构建科学膳食体系,通过《哲学与人生》培养更坚韧的心智。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、对体育的热爱,坚持不懈地努力,让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书页间的墨香交织成成长的经纬,就一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
读推荐:

《运动改造大脑》《万历十五年》《追风筝的人》《月亮和六便士》

职业教育学院 薛嘉坤

2022级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1班

2023-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职业教育学院第一届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,荣获第六届码蹄杯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赛铜奖、省赛银奖,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,多次获得 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等荣誉。

“阅”见成长:

这些年,阅读就像一位默默陪伴的老友,在不经意间给了我太多珍贵的回忆。还记得小时候,我十分爱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,那些有趣的动物故事,在我心里种下了对文学最初的喜爱。有次偶然翻开罗尔德•达尔的一本短篇小说,这位英国作家传奇的经历和幽默智慧的故事,让我深深着迷。

中学时代,陆续读了一些书。四大名著反复读了好几遍,每次重读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。那时也读了一些鲁迅先生和蒲松龄的书,鲁迅先生犀利的文字像一把解剖刀,让我看清了许多社会现象的本质;而蒲松龄则用鬼狐故事道尽人间百态,每次读来都令人回味无穷。

后来我比较喜欢去读一些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。起初是因为兴趣,后来发现能从前辈那里收获生活的智慧。阅读最奇妙之处,在于它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我。从最初的消遣娱乐,到现在的精神食粮;从遇事慌乱,到学会从容应对。这些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,而是在无数个与书相伴的日子里慢慢积累的。当读书成为习惯,读书带给我们的就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种成长的力量。

“悦”读推荐:

《毛泽东传》《当下的力量》《平凡的世界》

上一条:青图讲堂第四十六期举行

下一条: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第二十届读书月倡议书